导读:通过对固态LED冷光源防爆灯散热、水气和紫外线考验的探讨,结合测试案例中的发现,提醒LED防爆灯生产厂家必须投入更多关注在这些安全挑战,才有机会取得竞争地位。
发光二极管(LED)稳坐次世代光源主流宝座已无庸置疑,LED在照明除能取代原有照明光源,更有机会发展广泛多元的创新应用,但亦同时伴随在模组、电源设计、安装场所与散热、寿命等必须克服的新挑战。面对LED在工业防爆照明领域应用的无限曙光,本文将分享在众多测试案例中的发现,提醒业者必须投入更多的关注在这些安全挑战,才有机会取得竞争地位。
一、高功率LED防爆灯具散热挑战重重
随着固态LED封装技术改进,LED业者亟欲突破亮度障碍,取代高亮度的高强度放电灯源(HID)或白炽灯。
LED防爆灯虽然具有冷光与相对高效率的优势,但与一般传统光源的光热传导途径比较之下,白炽灯的热产生在光传递路径上;防爆灯LED光源的热则集中在于光传递路径的反侧,在能量守恒定律下,LED的散热设计逐渐变为不可忽视的问题。
举例来说,LED防爆灯虽然仅须约60%的耗电量就能够得到与传统光源防爆灯相同的亮度,但在使用过程中,LED防爆灯80%的能量却是转换为灯具内部的热源,长久积聚不散的热,将会造成以下几点重要问题:
1、LED光效率降低
LED的光来自于半导体中,电子电洞结合过程所产生的光能,因此当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时,电子与电洞的结构容易因为原子本身的震动增加,而受到阻碍或是破坏,因此会造成防爆灯LED光强度的降低。
2、绝缘的破坏
当LED防爆灯具因散热设计不佳而造成环境温度上升时,作为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绝缘聚合物材料,亦受到热劣化的挑战。
一般具有热塑性的聚合物材料,并非处于完全聚合的情况,高温与湿气的环境会促进聚合反应产生逆向反应(也就是裂解)的进行,除会产生变形外,也会产生特性的变化,甚至会产生氧化的问题,绝缘特性也因此受到破坏。
以上例来说,在无散热的情况下,100瓦的热积聚,在一小时内就能够将一公升的水加热至近100度,因此高功率LED防爆灯具的挑战,不仅在于将热由LED光源移出,也必须要从防爆灯移出,否则长期使用后,不仅是照明效率会下降,灯具本身也是安全堪虑。
二、室外工业用LED防爆灯具的水气与紫外线考验加剧
安装在室外的LED防爆照明灯具,相对于室内用防爆灯具,散热环境虽然相对较好,但是水气与紫外线的影响却是额外的考验。
1、水气造成的LED防爆灯功能危害
水气的积聚,对电子产品功能最大的问题就是造成电路短路与产品生锈。虽然纯水导电度低,但只要加上电解质,导电度就会上升,容易造成短路现象。刚开始短路现象会随水受热蒸发而停止,长久下来,累积在导体上的电解质加上通电时的热作用,就可能破坏绝缘材料,导致永久的短路现象或是回路的锈蚀。
裸露的金属材料如焊点或螺丝、端子也会受到水气的影响产生生锈的情况。一旦发生锈蚀,电阻会提高,或者膨胀的导体也可能彼此连接产生短路,造成安全的危险;另外有些聚合物材料是透过脱水聚合而成,水气的存在会促使聚合物分解反应的进行,造成聚合物材料的破坏。
2、紫外线对防爆灯外壳材料的破坏
阳光含有高能量的紫外光,除会晒伤皮肤外,也足够裂解大多数的聚合物材料,UL研究发现,只要将近1000小时的连续高强度曝晒,就可能导致材料的机械强度产生足够危险的衰煺,以及劣化材料的耐燃性。
大多数LED防爆灯设计都是希望通过密封而达到防水的目的,然而,除一体成型的密封外,大多数组装式的密封都会因为持续的热涨冷缩,导致水气因而藉由毛细现象能够渗入到防爆灯壳体内部,逐渐累积,因此若能采用耐水性的电路材质,加上排水、通风与干燥的设计,才可防止因为水气累积所造成的问题。
扩展阅读:
1、至于长久浸泡于水中的灯具,因受到环境温度变化较小,加上水压的帮助,同时可减少紫外线的吸收,密封较易达成,只要采用对水气不敏感的聚合物材料与金属材质,反而相对比较容易维持低水气的状态。
◉【工业用LED防爆灯开发设计的难度】关键词为:LED防爆灯,LED防爆灯生产厂家,防爆灯散热,工业用LED防爆灯,设计,本文若为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,转载类内容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